2010年1月,国务院组织召开常务会议,决定推进三网融合,之后一系列的文件政策相继出台。接着3月又出台《推进三网融合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和五个重点工作》,列出了实施时间表。但5年过去了,三网融合似乎纹丝不动,三网融合的概念也似乎被人遗忘。直到2014年8月18日,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《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占领和强化舆论宣传阵地,细心的人会发现媒体融合实质上是三网融合提法的延续,是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三网融合,有望打破行业利益为三网融合发展加油。
之前,人们认为三网融合就是通过一条线来实现看电视、打电话、上网,只交一份钱。电信这么想,广电也这么想,都想通过捆绑自己的强势业务将对方的业务“免费”提供给用户,抢占对方的用户。经过近5年的发展,电信运营商在竞争中逐渐把自己的宽带网变成了电视网,互联网电视从2013年兴起,到2014年达到高潮,开始对广电有线电视产生冲击。于是,2014年6月份广电总局发出关闭函,8月份出台媒体融合政策。
很显然,广播电视是最重要的传统主流媒体,网络电视也向主流媒体方向发展,两种媒体的传输网分别是广电网和电信网,后者因为网络开放,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多,技术进步迅速,大有压倒前者的势头。但广播电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无可替代,让二者融合发展,为百姓提供更好的融合电视服务,而不是你死我活,对维护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文化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
但如果让这两个并驱争先的竞争对手联合在一起,为我们提供优质服务,似乎有些奢望。
现在不论广电还是电信,“免费发放”的机顶盒都必须捆绑自己的业务,不允许对方的业务进入,老百姓看广播电视只能选择广电机顶盒,看IPTV只能选择电信机顶盒,市场化发展的网络机顶盒也是捆绑内容提供商,比如看乐视的独播剧必须选择乐视机顶盒或电视,看《爸爸去哪了?》必须选择捆绑芒果TV的盒子,硬生生地把公共电视文化服务,隔离成了一个个分众,产业各方都以控制机顶盒为手段获取利益,却没有考虑看电视的老百姓。于是,老百姓为了看电视弄得家里盒子一大堆,很多人因为麻烦,就干脆不看电视了。
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电视本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服务,技术上互不相容的机顶盒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,使得广播电视这种公共服务也变成了分众化服务。
现在,网络电视及IPTV的效果与广电有线电视的差距还很大,电信“灭掉”广电直播电视的可能性不大,而广电糟糕的宽带体验,也让广电明白“灭掉”电信的宽带是不可能的。可见,站在运营商角度的三网融合似乎是天方夜谭。基于此,它们分别通过各自封闭的机顶盒捆绑自己的业务,媒体融合就无从谈起,也不可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,不但让看电视成本高,也使大量的机顶盒成为电子垃圾。
于是,就只剩下一条路,就是绕过运营商,让终端实现融合。就像手机那样,可以连接不同运营商的网络,让各类电视服务都可以通过这种融合型终端到达用户,运营商通过市场竞争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,而不是通过捆绑终端限制用户的选择,让电视回归大众化的公共服务性质。这需要政府从全局的高度解决电视终端的标准化和市场化问题,更需要相关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创新。
广播电视代表了传统媒体,网络电视代表了新兴媒体。广电网和互联网不能融合的结果就是无法实现媒体融合,各自利益的载体就是种类繁多的机顶盒,媒体被这些机顶盒背后的利益集团格式化了。
因此,实现媒体融合必先实现三网融合;而实现三网融合必须让运营商放弃通过机顶盒捆绑独霸用户的行为,站在用户的角度,让机顶盒像手机那样实现技术中立,可以接入各种网,达到三网融合的要求,实现媒体融合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。